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铁血骠骑

第724章 灾民与兵源

铁血骠骑 三十三层 3816 2023-06-30 11:12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 www.biquge3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几天之后,十支队宿营地。马迁安得到了抗**部的系统通报情况总汇,文件为最高密级,只传达给路军司令员与政委级别。电文中清楚地指出了抗联武装斗争的现状和四路军接下来要面临的任务。

   电文:抗联在两年多时间里,由一度濒临绝境到现在发展到拥有4个师的建制,最多曾达到5万人的规模,控制了大片山区,引起了日军高度重视,屡次派兵围剿。最近一次也是最大一次围剿来势汹汹,大有不把抗联消灭誓不罢休的态势。面对围剿,我抗联广大官兵英勇奋战,屡克强敌,两年多时间内击毙了不下4万余人的日军,击毙伪满军警1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与装备精良军事素质较好的关东军的作战中,我广大官兵的牺牲是巨大的,我们在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之时,本身亦损失很大。根据地人口少,经济薄弱,弹药接济不上等问题都是我们抗联迫切需要正视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无法占据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之地区,不能自行造血供养与扩充部队,长此以往必将在敌长期围困下失去活力,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血的教训的,这是我们广大官兵所不愿意见到的。

   对此抗**部与中央反复沟通,综合各项条件反复权衡之下,中央认可了我们收缩活动范围,全军北上中苏边境一带,占领兴安北省地域背靠苏联获得粮弹给养。如此我军解除了给养问题,但同时也背负上了比以往更大的危险。

   首先我们活动区域缩小更利于敌人寻到我们的踪迹,发现我们主力,我军将面临更猛烈的攻击。其次由于脱离了原根据地,失去了与群众的接触,原本根据地外围的群众将无法投奔我们,使我们丧失了补充兵员的一个来源。

   但困难是暂时的,我们预估不出半年,最多一年情况就会有好的转机。同志们!努力吧!奋战吧!随着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不断开辟,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反法西斯战士,我们最终会收复我们的家园,坚持就是胜利!

   另一封电报里,杨靖宇简明扼要的阐述了几支部队下一步作战行动。鉴于日军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十几万劳工生命为代价的小兴安岭的战备通道完工大半,一、三路军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遭受不小损失,为此抗**部将在近期协同一、三路军主力撤出小兴安岭北上。

   二路军与四路军十三支队、贾永根支队,炮兵支队,协助马占山十一战区361师主力,一同巩固兴安北省新占领区,做好坚守准备。

   四路军马迁安带领十支队与十二支队继续在兴安东省进行游击战,吸引敌军主力,做好外围策应工作。

   马迁安手捧电报,沉思不已。他在揣摩电文里的意思,二、四路军北上的决定他是早已知晓的,但形势严峻到就连一、三路军也被迫放弃小兴安岭,尽起主力北上与二、四路军汇合,却是马迁安没有料到的。

   他的眼睛盯在“牺牲是巨大的”,“本身亦损失很大”两句话上,久久不肯挪动目光。这是否意味着近期一、三路军损失惊人,而不得不被迫北上?想必是的!

   抗联由分散而聚集成一个整体,无疑会加强其战斗力,但无疑也会招来更加猛烈地攻击,虽然背靠苏联可以取得粮弹补充,不至于像以往那样由于粮尽而一下子溃散,但在敌重兵围攻之下,能坚持多久?这是个问题。

   抗联的士兵并不是铁打的金刚,也不是不死的巨人,他们英勇、他们顽强,但子弹咬上也是会死的。马迁安估计,全部抗联汇合后,大概能有三万人,加上马占山剩余的一万多人,全部加起来四万多人,如果每天都是淞沪之战那种强度的战斗,能否坚持半年还很难说。

   如果得不到大量的人员补充,则根本就不可能奢谈什么最后的胜利,只有减少没有增加的的军队,即使打光最后一人,也只能成为一支“悲壮”的军队,而不能成为一支能够完成战略目标的胜利之师。

   抗联!我绝不会让你成为让人唏嘘,让人感怀不已的军队,我要让你成为一支虎狼之师,成为战胜敌军的一支决定性的力量,我要让后人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

   我发誓!我会用我所有的热血和智慧来强大你,是的!我发誓!

   兵!兵!兵!我要兵!现在的后备兵源只有刚刚送走的虚弱的劳工,还有原兴安东省跟随抗联转移的数万男女老少,能成为兵源的青壮年男子只有一万多人,两下相加也只不过两万多人,这些人还不可能马上成为精锐士兵,总要将养身体进行正规化训练之后才行,最快也要数月之后才能慢慢补充进来,远水解不了近渴,人数也少了点,离马迁安的想象还差很远。

   夜深了,马迁安还在思索。信步走到走到一处宿营地,见两个值夜看守火堆的战士正头对头聊着家常,一阵阵低语传入马迁安的耳中。

   “俺看到俺老乡嘞,瘦的不成样子,我给了他两个馍馍,唉!能走到**子那就好了,就怕路上倒了。”

   “你还行呢还能看见活的老乡,俺村里的那些,半年前就差不多死绝了,俺要不是抗联救了俺,现在也完了。”

   是河南话,抗联部队里有大量的河南劳工出身的战士,听两人的话语,这俩被解救的时间较早,已成为抗联战士。

   河南?马迁安不由得身体一颤,两个词汇迅速跳入了脑海中:水旱黄汤、三百万。

   随着词汇的跳入,马迁安眼前浮现出一幅惨景。

   在灾害与横征暴敛双从挤压下,河南大地上出现了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情景,无数河南人携带着可怜的家当,踏上了西去求生之路,陇海路上沿着铁路线,尽是由灾民组成的,单一的、一家一户所组成的成群结队一眼望不到头的行列,灾民的队伍在寒冷的气候中行走。不论到哪里,只要他们由于饥寒或筋疲力尽而倒下,他们就再也起不来了。独轮车装着他们的全部家当,当爹的推着,当娘的拉着,孩子们跟着。缠足的老年妇女蹒跚而行。在路轨两旁艰难行走在行列中,没有人停顿下来。如果有孩子伏在他的父亲或母亲的尸体上痛哭,他们会不声不响地从他身旁走过。没有人敢收留这啼哭的孩子。

   逃荒者所带的不多的粮食很快就会被吃光。接着就吃树皮、杂草和干柴,许多人在用刀子、镰刀和菜刀剥树皮。卖儿卖女、易子而食,死亡随处可见,人们早已漠然。

   没有人管他们,没有任何一级政府赈灾,没有一粒粮食发到灾民手中。只有吃饱了尸体的野狗,睁着猩红的眼睛望着下一顿美餐。

   死了三百万!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稍稍阻止他们的悲惨遭遇。马迁安想道,抗联缺人,灾民却由于饥饿而失去生命。

   招兵,上陇海路去招,这无疑是两全其美的事,办妥了,不仅抗联解决了兵源问题,河南灾民也可以少死不少人。

   可是粮食、通道、理由、史大岭、史迪威、马占山、延安中央,这些条件如何才能结合起来呢?

   有利的条件很多,不利的条件也有,马迁安整整盘算了一整夜。

   很快,杨靖宇收到了马迁安发来的绝密电报。

   “书记同志,对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我有几点想法和建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